- 時間:2016-08-30
- 來源:
初春的早晨,積石山縣胡林家鄉(xiāng)高關村村委會所在地關牙口社,村民王曉蘭指著村中心的大柳樹,向客人介紹說:“這棵大柳樹有上百年的歲數(shù),就像電視劇《馬向陽下鄉(xiāng)記》中的大槐樹,我們的第一書記石海強,就像電視里一心為民的馬向陽啊?!?/p>
王曉蘭說的石海強是國務院僑辦文化司副調研員,從2015年7月起掛職積石山縣胡林家鄉(xiāng)高關村第一書記。
18年前,積石山縣被確定為國務院僑辦的對口幫扶單位。18年來,國務院僑辦派出的一批批幫扶干部,與積石山縣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和漢、回各族群眾結下了深情厚誼。
“不寂寞、不孤單,是因為高關村整村脫貧的美好明天,深深牽動著我的心?!笔娺@樣總結他在高關村的工作和生活。
2016年元旦剛過,遠在北京的石海強參加完單位召開的扶貧工作會議,匆匆告別父母、妻子和孩子,離開繁華的都市,就來到了高關村投入工作,擬定整村脫貧方案。1月27日,當國僑辦主任裘援平、副主任王曉萍一行風塵仆仆來到高關村時,石海強把一份完整的發(fā)展計劃送到了他們手中,為國僑辦開展幫扶工作提供了依據(jù)?!案哧P村的整村脫貧計劃非??尚校瑸槲覀冞@次來和縣鄉(xiāng)村對接,接受整村脫貧幫扶任務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裘援平說。
整整兩個月的時間,《胡林家鄉(xiāng)高關村整村脫貧規(guī)劃》順利完成。2月3日,積石山縣主要領導對規(guī)劃給出很高評價:數(shù)據(jù)、方法和措施很精準,既有2016年整村脫貧的具體部署,又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工作。這個規(guī)劃被積石山縣2016年預脫貧的10個村作為參考借鑒。
他組織完成的《高關肉牛聯(lián)合養(yǎng)殖合作社建設可行性報告》《高關村小黑蜂養(yǎng)殖可行性報告》,得到了國僑辦和州縣有關部門的認可,并已開始實施;利用國僑辦所屬暨南大學優(yōu)質的籃球運動資源,為豐富積石山縣群眾文體活動,正在積極上報創(chuàng)辦籃球訓練基地的計劃;結合高關村有音樂傳承的優(yōu)勢,協(xié)調創(chuàng)辦音樂學習班……
與此同時,石海強利用微信等自媒體反映高關村貧困狀況,獲得社會捐助價值10萬元的電教室設備及冬衣、大學生軍訓裝備等物資,獲捐貧困學生助學金1.15萬元,救助關牙口社大古樹款保護款5萬元……
石海強說:“我在這里,總是想如何把高關村與發(fā)達地區(qū)接軌,縮短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