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4-25
- 點擊:1113
- 來源:新甘肅
????記者今天下午從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獲悉,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近日根據《主要農作物審定辦法》和《農業(yè)植物新品種命名規(guī)定》,審定通過了一批抗條銹性強、豐產性、適應性好的小麥品種,甘肅省小麥抗條銹性品種再添新員。

通過審定的冬小麥隴鑒9825種植現場。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供圖
條銹病是我國小麥生產中最重要的病害,危害面積大,流行成災率高。選育抗病品種是防治該病最經濟有效的措施。此次審定通過的8個春小麥和16個冬小麥品種中,有蘭航選151、蘭天133、蘭天37號、蘭天45號、隴原235、隴鑒116、隴鑒9825、隴鑒9828、蘭大182和中植19號等冬小麥品種,是省農科院小麥所、旱農所、植保所聯合蘭州大學、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等農業(yè)科研機構,針對甘肅省小麥條銹病現狀和廣大居民對面粉質量日益增長的需求,集中攻關研發(fā)的農業(yè)科技成果。本批次小麥品種育種技術多樣,既有常規(guī)雜交育成品種,又有通過航天誘變技術育成品種,還有通過分子設計育種育成品種。
未來幾年,上述品種將在甘肅冬小麥種植區(qū)的廣泛種植,用以補充和解決近年來由于條銹菌新菌系造成的冬小麥品種抗銹性喪失問題,持續(xù)控制小麥條銹病的發(fā)生流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新的技術支撐。
同時,省農科院專家們開展了專用小麥品種的選育,蘭天45號、隴鑒9825、中植19等品種加工成的小麥面粉,適宜于加工面條、饅頭;蘭航選151等品種延伸性超過208毫米,加工面粉適宜于做掛面。(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