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4-01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楊唯偉?通訊員?李志斌?楊雯雯
時下,走進漳縣馬泉鄉(xiāng),每家院里都堆放著黃芪、黨參等中藥材,陣陣藥香撲鼻而來,村民們忙著挑選、分揀、打包……
在駱家溝村種植大戶郭老二家,院子里整整齊齊地晾曬著一串串黨參,郭老二一邊晾曬一邊說:“我種黨參有七八個年頭了,去年種了20畝,在政府的引導下進行了標準化種植,產量好了,收入自然就高了。”
郭老二說,現(xiàn)在都是機械采挖,既省人工又省心,鄉(xiāng)里經(jīng)常邀請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標準化種植技術,幫助農戶解決了不少種植難題。
漳縣馬泉鄉(xiāng)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溫度氣候都十分適宜中藥材生長。近年來,當?shù)貒@“藥材富鄉(xiāng)”的發(fā)展目標,因地制宜調結構、創(chuàng)特色,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為進一步壯大中藥材產業(yè),2023年,馬泉鄉(xiāng)建設500畝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通過選種、技術管理、后期采收與銷售全過程規(guī)范化管理,讓種植戶取得了可觀的收益。
目前,馬泉鄉(xiāng)10個村發(fā)展種植各類中藥材1.9萬畝以上,成立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6個,培育黨員種植示范戶12戶,發(fā)展15畝以上種植大戶35戶,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隨著中藥材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壯大,馬泉鄉(xiāng)在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步伐更穩(wěn)、底氣更足?!皠e看它們現(xiàn)在是‘土疙瘩’,待串接、晾曬、加工后,就是我們莊稼人的‘金疙瘩’,算下來我家去年藥材收入有5萬多元呢。”陳家咀村村民漆付軍說。
“在中藥材采挖、粗加工高峰期,村民拾撿黨參、黃芪每人每天能掙100元,串接黨參平均一天能拿到六七十塊錢,去年就帶動周邊20余名群眾就近務工?!标惣揖状妩h支部書記趙付奎說。
近年來,漳縣馬泉鄉(xiāng)通過少量引種、多點試驗、循序漸進、逐步推廣的方式,引導群眾在科學化、規(guī)?;?、標準化種植上下功夫,不斷擴大黨參、黃芪、當歸等中藥材種植面積。2023年,各類藥材種植達2萬畝以上,已成為帶動當?shù)厝罕娫鍪罩赂坏闹еa業(yè)之一。